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癸字卷 第二百六十六节 拉拢人手,夯实基础

见郑崇俭为之意动,冯紫英知道打动了这个家伙的心,当然这还很遥远,不过值得为之奋斗。

若是真的能做到那一步,那便是一辈子戍边守疆,那也值得了。郑崇俭吁了一口气,若有所思地道:但要做到这些,朝廷恐怕还……

没说下去,但冯紫英却明白郑崇俭对当下朝廷的情形并不看好。

尤其是他和孙传庭、陈奇瑜三人这一年多都在山西、陕西地方上奔波做事,已经对地方官场上的种种黑暗弊端有所了解,肯定内心都有些失望。

就这样的官场吏治,怎么可能不发生民变和暴乱?

山陕之乱固然有大旱的原因,但是水利不修,土地兼并严重,吏治败坏,士绅贪酷,这些才是根本原因。

老百姓在这些因素聚合起来的压榨下,实在过不下去了才不得不起

来造反,但凡有一口饭吃,谁会冒着杀头的风险来造反?

大章,看来你也看到了当下朝廷的困难,但是困难源于什么呢?冯紫英悠悠地道:有人说是军费开支太大,来自北面的军事压力太大,导致财政枯竭也有的人说人口增长太猛,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导致百姓与士绅地主的冲突的冲突加剧,一旦遇到大灾,就只能是以暴乱来对冲还有的人说吏治**,官员和士绅勾结,压榨百姓,百姓民不聊生也有人说朝廷人浮于事,缺乏明确的规划,……

郑崇俭笑了起来,紫英,你觉得这是老调重弹?但你能否认这些问题是不是都在朝廷和地方上都存在,而且还很严重?

的确存在,但是这里边总有本末,那什么才是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冯紫英反问:我们需要分析,这些问题中谁才是最根本的问题,大周才立国不到百年,就走到了这一步,是不是不太正常?怎么来避免这些矛盾演变成大问题,我觉得我们可能都需要认真思考,找出原因,并且要在未来日常事务处理中去寻找对策。

冯紫英的话击中了郑崇俭。

他也是一个善于思索的人,当然明白冯紫英提出的这些问题指向了整个大周朝的体制,皇帝之下的内阁七部加都察院,地方上的省府州县,这种叠屋架床的模式,利弊何在,是该推翻重来,还是兴利除弊?

还有朝廷是不是应该有针对性的对当下南北东西存在各类问题进行一个研究,哪些方面存在大问题,需要改进,哪些地方需要打破格局,创新求变,这些都值得好好思考探索。

当然郑崇俭也知道自己这些人太年轻,还对整个大周中央到地方的政务并不熟悉,所以冯紫英才希望自己留在地方上从府州县的具体事务开始,认认真真都接触一番,未来在思考这些问题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