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边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冯唐只有冯紫英这一个独子,基本断绝了冯家世袭武勋的路径,这也是让内阁最为放心的,不至于形成以血亲为纽带的冯家军这种局面。
冯紫英也问过如果自己老爹去宣府,麻承勋怎么安排,而西北军又如何处置?
麻承勋的问题倒是简单再怎么要安排下一个总兵还是最得到的,但西北军怎么安排?这是一道无解的难题,连孙承宗都没有更好的办法。
随
着王子腾、牛继宗和孙绍祖的归隐进了五军都督府,江南三镇又被解决,横亘在中原和南直腹地的西北军一下子就失去了战略对手和目标,甚至就成了内阁的心病了。
十万大军,而且都是极具战斗力的大军,往哪里放?
肯定会有人说那就往辽东去,去打建州女真。
可西北军在中原、南直这一片,后勤补给尤其是粮食问题好解决,但去了辽东,那就没那么简单了。
在辽南道路体系尚未建好之前,十万大军要是压去,得把辽东后勤体系压垮。这还没有说这十万西北军一过去,如何与原来的辽东军相处?
曹文诏和贺人龙只带了区区几千人去辽东,都激起了巨大的反弹和矛盾,闹得不可开交,最后不得不以铁岭卫以北的丢失和曹贺二人退出辽东为代价来完成辽东镇的重组。若是西北十万大军过去,恐怕就算是冯唐亲自去未必能压得住这内部的矛盾激化,更别说朝廷也不可能让冯唐带着十万西北军重返辽东。
所以这桩事儿还真不好办,但是又拖不起了。
稚绳兄和子舒兄你也说了?冯紫英颇为惊讶地看着柴恪,这好像和吏部没太大关系吧?
从冯紫英晋位兵部右侍郎之后,冯紫英对柴恪的称呼就从子舒公变成了子舒兄了,一方面是柴恪与他的年龄差距的确不像与其他人那么大,二来关系越发密切以兄尊称更为亲近。
令尊若是要任宣大总督,这是军民共管,也需要吏部计议的。柴恪笑了起来,怎么,你不太赞同令尊去宣大,令尊想致仕了?家父身体还好,又是一个闲不住的性子,若是让他现在闲下来,还真得要闲出病来。冯紫英摇摇头,不过从我的角度来说,家父这么些年里从大同到榆林,从榆林到辽东,又从辽东到三边,最后来中原打仗,颠沛流离四处奔波,我个人觉得他还是适合到五军都督府里歇息歇息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