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二百三十八章 大喜

第240章 大喜

没错,赵昉才不会改变儒家的主导地位,无论后人怎样骂儒家,认为是它阻挠了本国的近代文明,但他是不信的。

近代文明发展滞后他认为这不是儒家的错,而是统治阶层造成的,不然明朝以前的中国,为何会领先全世界。

至于后世那位大嘴巴姓王的大作家,不屑痛骂儒家,还不是因为那个人自己是满族人。

屁股坐歪了还能说出公正的话,那才是笑话。

满清阉割了儒家思想,却把黑锅甩在儒家身上,就一个《四库全书》的编撰,跟被骂暴君的秦始皇焚书坑儒有何区别。

上文说过程朱理学并不是不思进取的学问,更不是割地赔款还洋洋自喜的废物可比的。

朱熹是抗金的主战派,这是历史记载的,宋孝宗召见朱熹时,朱熹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强调他的学术观点,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的理论,反对佛道两家。

第二,反对和议,请求攘外夷复仇的家国大义,收复北宋疆域。

第三,反对君主宠信奸佞,请求修内政养民,积蓄力量。

这就是被后人认为禁锢百姓思想的朱熹,大家细看第一条,正心诚意,格物致知有没有很熟悉。

不错,这是后人认为的阳明心学独有的理论,其实大错特错,这理论在宋代理学所有派别中都讲过。

因为格物这观点不是王阳明独创的,而是来自于孟子,也就是说儒学在老祖宗时代,就是重视实践的。

这恐怕也是为什么董仲舒要独尊儒家的理由之一,因为诸子百家只有儒家善于兼容并蓄。

儒家嘴上反对其他学派,实际上却是看到谁有好东西,都拿来充实到自己的学说当中去。

最典型的是荀子,这位儒家的大宗师,生生的培养出两位法家大宗师,李斯和韩非子。

这就是儒家的兼容并蓄代表,否则一生自诩孔子传人的荀子,绝不会礼法并重,培养出两个弟子都是法家代表人物。

而且蒙恬也是他的弟子,可见这老头的心胸有多宽广,要知道他可是抨击过秦国无儒是个大弊端的人。

明白赵昉不是要改变儒家独尊的现状,文彦博松了一口气,也不管对方的白眼球,呵呵笑起来。

“官家自己不说明白,吓了臣一跳,还怪臣多嘴。”

赵昉继续白眼道:“多大年纪了还一惊一乍的,比我这小年轻还不稳重,真没谁了。”

这话说的大家大笑起来,纷纷吐槽文彦博该骂,君臣几个其乐融融,无人反对这决定。

对于在座的文臣来说,没有什么比传承文明更重要的事了,儒家极端一些的理论,甚至说国可以亡,文化传承不能断。

而且这种人还很多,王朝更替在他们眼中是轮回,但文化传承却没有轮回之说。

后世有人说古人讲家国,是把家放在国前面,因而更重视家族而轻视国家,其实这是谬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