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二百九十三章 熙宁十六年

赵昉也觉得大臣们这建议不妥,顺势改为宣靖,还被赵祯埋怨了几句。

几天后濮国公赵宗谊也去世了,赵宗实的兄弟再去一个,赵昉再次把弟弟们召进宫来教训了一顿。

三月,湖南辰州瑶民造反,差点攻陷辰州州城,消息传到汴京,赵昉气的破口大骂。

大宋如今兵强马壮,边军和海军连连拓土开疆,竟然在内部差点被乱民破城,这脸丢的太大了。

愤怒的赵昉下令湖南巡抚亲自去辰州平叛,并且调查瑶民作乱原因,是否官逼民反。

辰州知州谢麟的请罪书晚几天才到,赵昉这才明白此次叛乱官逼民反的原因不大,更大的原因是瑶民生活艰辛导致的。

此时的瑶族还叫蛮猺,因生活习惯和汉民相差太大,不少人不远搬迁到交通便利的地方,跟汉民杂居。

因为闭塞所以生活物资匮乏,这一代的辰州瑶中出现几个野心较大的首领,这才有这次的叛乱发生。

赵昉于是下令,派遣长沙禁军一万,协助辰州当地军队和湖南巡抚,平乱后强制迁徙辰州瑶。

辰州的官员有没有出问题,赵昉觉的还是要继续查的,不能因为谢麟的奏疏就完全相信他。

可这事才刚刚开始,汴京城发生了一件贪腐大案,涉及了大理寺三分之一的官吏,这可把赵昉气坏了。

原来这是好几年前的事,今年拿来重审的,当初相州有三人犯罪被判决死刑,都已经杀了好几年了。

可去年刑部在例行检查旧卷宗时,发现相州这卷案子,掌固周清认为此案刑罚太重,从犯二人不应该是死刑。

因此周清找上自己的上司提出异议,此事被刑部提交内阁后,发下给大理寺重审。

其实这案子的三个罪犯都该死,只是当初判决的相州观察判官陈安民自己瞎担心。

可你担心就担心吧,竟然脑袋发昏的去贿赂大理寺官吏,这下被人发现了,黄泥巴掉裤裆不是屎也是屎了。

大理寺可是大宋改制后的最高法院,这里面的官吏贪污,那百姓还有活路吗。

执行司法的人要不是不公正,那冤案就成了大宋失去民心的催化剂,赵昉如何能容忍这种事。

其他官吏贪腐的话,他还不会这么生气,毕竟每个人的道德层次不同,只要危害不是很大,他也就让刑部去处理就是。

可这次他怒了,直接下旨彻查,并派出回京不久的王中正亲自去大理寺坐镇,会同开封府御史台三司会审。

这下陈安民慌了,去找自己亲外甥文及甫帮忙,舅舅出事了外甥不能不管呀,文及甫只好找自己的老丈人,吏部尚书吴充去了。

文及甫是文彦博的儿子,这里面的关系错综复杂,文彦博的门生故旧,吴充的门生故旧,一大堆都出来了。

这下赵昉更生气了,直接把已经致仕的文彦博召进宫,扔给他一大堆奏章让他自己看。

老文那个气呀,还有羞的,回家就把儿子揍一顿,自己却气到生病了。

这一来倒是让大臣们不敢再说情,主持重审的左佥都御史黄履,在监督的王中正指示下,抓捕了十七位官员。

案子结束后赵昉拿到详细的材料,不由的被陈安民的骚操作给整懵了,明明他的判决没多大问题呀,好好的整这事干嘛。

喜欢宋歌行请大家收藏:(www.hxjxsw.com)宋歌行花香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