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打寿州,必先拿下官军囤积的安丰城。蔡攸在此 官军却怯懦地龟缩不动,必须将这二十多万官军打出淮西,才能真正地占据淮西,然后一统江淮平原。
赵宋朝廷现在还有围剿田虎不下的十五万禁军,在汴梁东京还有防守的四十万禁军,但真正有战斗力的,还算现在龟缩在寿州安丰城的二十五万人马,因为其中还有十万西北军。至于赵宋的其他地方的防卫力量,延安府一带还有四五万西北军,南昌府有将近二万的西北刘光世残部,其他所有州府的残兵加起来可能有十万厢军。
真正能用于伐辽的军队只有围剿田虎的十五万禁军加上目前安丰城的二十五万人马,如果将这些官军耗得的过头,则赵必定会放弃伐辽,如此一来卢俊义指定的战略就会落空。
卢俊义的战略很明显,就是做biǎo'zi还立牌坊,这话直白一点也难听一点,换句话就是,压在赵宋王朝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不能由他卢俊义去放,而应该按照历史的发展进程让赵宋朝廷自爆其丑,彻底在天下风云激荡时展现赵宋王朝的**无能,让天下黎民苍生对赵宋朝廷失去最后那一点信心,彻底地心无旁骛地归顺卢俊义。伐辽失败即在这一个战略链中。
而对安丰城里的蔡攸部,卢俊义准备采取围而不打,打而不真的战术,不通过战争而是通过谈判来达到彼此利益最大化。
当卢俊义带领的五万人马到达寿州六安城时,发现朱武的五万人马还没有到达,卢俊义只得孤军攻打六安。六安位于大别山北麓,俗称山襟淮,承东接西,区位优越。东与合肥相连,南与安庆接壤,西与河南信阳毗邻,北接淮南、阜阳,贯淮而望江海,连鄂豫而衔中原,是大别山沿淮地区的重镇;
攻下六安后,安丰城就在咫尺。
但六安并非以往的城镇,因这是安丰城的南门户,所以蔡攸派宿将王禀、杨可世领三万人马在此驻守。与此同时,蔡攸还派宿将刘镇、杨维忠二人领五万人马防守寿春,派刘镇率二万人马守住霍丘,蔡攸和监军宦官谭缜、宿将刘延庆、王渊、辛兴宗、郭仲芶领十五万人马驻防安丰。蔡攸摆出这般架势后,便向朝廷援兵,并将所有战败责任都推给童贯。王禀、杨可世、刘镇、杨维忠等人一再劝说蔡攸出兵,称卢俊义势力内防御空虚,可一鼓而下,但蔡攸并不愿冒险,在童贯惨败之下自己无过便是大功,如果贸然出兵惨遭败绩运气不好被生擒那该如何是好,为今之计还是静待援兵或等朝廷跟卢俊义谈判结果而定。蔡攸将呱噪的王禀、杨可世、刘镇、杨维忠等人派去拱守寿州、霍丘、六安,成角之势,以防卢俊义。
蔡攸的用意早已算在卢俊义心中,所以他才敢没有拿下安丰之前就领兵扫荡淮北等地,因为第一手中有童贯这个诈城王牌,第二强攻城池自己伤亡甚重,而且会使得官军伤亡惨重不利于自己下一步战略的开展。卢俊义一边扫荡六安城外的大小乡镇,进行轻度土改和招兵扩充,一边等待朱武跟他会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