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俊义了解清楚了皇甫端的事情后皱眉道:“请他最为合适不过,可是谁知道他愿不愿来河北,如果他不愿意来,我们强迫他来岂不是得罪了张清?”
燕青道:“他当然愿意来,大哥可知道他为什么要从幽州跑到山东,就是因为他父亲得罪了一个当地契丹权贵,被那恶人寻隙报仇,血洗了他全家八十口,唯独皇甫端一人逃了出来。那仇人正是现任的辽国南院大王耶律得重,乃是辽国皇帝的弟弟,此等血海深仇他能指望谁来报,是那兵微将寡权小力薄的张清还是雄才大略、富可敌国、装备精良的您呢?你只需要修书一封,言明能帮他报的此等血仇,他自然会赶来相从。”卢俊义大喜,忙修书一封,托手下精明之人赶去东昌府送给皇甫端。
几天后皇甫端果然来到了河北。卢俊义坦诚相见,把自己的雄心壮志都告诉了皇甫端。皇甫端淤积多年的忧愤抒发出来不少,当时表示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力争能把死马医成病马,病马医成好马,只是希望卢俊义真的能兑现他的理想和诺言。
卢俊义还特地委托他建立了一个兽医班,让他带了十几位学徒,希望日后骑兵扩充到上万,他们能保证这几万的马匹不会出现大的疫病。而且还委托皇甫端教授那些养马的马工们如何合理科学的养马。
在皇甫端和他的学徒们的精心照料下,马场里的九百匹马(原来的一千多匹,死了一百多匹)不仅全数痊愈,而且生殖能力也都增强了,过了几个月,多出了一百多匹小马驹。
皇甫端信心足足地说,只要给他一万匹好马和一片好马场,就不需要卢俊义再花银子买马了。
皇甫端那么讲,卢俊义大喜,但同时想到,皇甫端只是一个养马和治马的,没有想得更深,如果真有一万匹好马和一片好马场所代表的意义,就是至少收复了燕云十六州了。好马场基本都在宋境之外,一万匹好马代表了至少手下有十几万兵,卢俊义哑然失笑。不过皇甫端能保证这些马不死还能很快繁殖,确实是大功一件。日后骑兵的统领能够封为大将的话,他皇甫端最起码是一个中将。
养马的话,饲料消耗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一匹马每日需要食物大约三十斤,饲料除了主食饲草外,还可喂麦糠、燕麦、大麦、豆饼等,一般都是精粗饲料交替喂养。如此计算一匹马每年消耗饲料一万多斤。卢俊义寻觅到的那个草场隐秘是够隐秘,可是面积不大、牧草不好,根本支撑不了再多马匹的喂养。卢俊义想起来一种植物,号称是“牧草之王”,用来种植在这草场上应该可以支撑一些时间吧。
那种牧草正是苜蓿,是汉代引进中原的优质牧草。一般亩产一万斤鲜草,一年能生长三到六次,苜蓿茎枝收割後能迅速再生出大量新茎,因此每个生长季节内又可收割乾草一次至十三次之多。既可青饲鲜喂,也可调制成草粉,代替或部分代替精料,制成配合饲料。
那草场只有五千亩,原来的牧草很是不堪,自从种植了苜蓿后,一年可以收获牧草达到三万万斤之多,这个马场便足以喂养三万马匹,只是为了马匹能够自由跑动不圈养的话,这样小规模的马场还是保持五千匹马以下吧。
这马场初始有一千匹马,其中种马三百匹,生产母马七百匹。马匹的年自然繁殖率大约是百分之六十,成活率按百分之九十计算,每年马群大约自然增加百分之五十,三年内马群存栏数将达到二千八百匹,五年内六千匹。(当然这是在几年内一匹马也不出栏的假设下)。
而在皇甫端的精心照料下,这些马的繁殖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成活率近百分之九十九,如此三年内存栏数将达到六千八百头。
养了几个月马后,卢俊义有信心在日后组建一批强悍的骑兵北攻蛮族,同时也明白了,地理因素决非宋朝马政失败的主要原因,马政在人不在地理,赵宋体制下没有几个官僚是真正重视养马的。由此联想,宋朝失去燕云也不是最后沦亡的的理由。古人说,在德不在险,卢俊义说,在人不在险。国防天险丢失不是宋朝不敌游牧民族的主因。宋朝是君昏臣暗,是战略、方针、路线、政策的总失败,这是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