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姐揶揄地笑道:“难道你还见过神宗的字不成?”
“啊?”年轻人不禁愣了一下,赧笑道:“有宋一朝,书风自苏黄米蔡方得大行,其后宫中才多有名师。”
“比如端王就是从黄山谷追求书道,因此后人迈越前人,也不奇怪。”
小姐姐抿嘴笑:“虽然有些道理,不过艺术和科学不一样,积累的东西一文不当,突破创新才价值千金。”
“赵佶乃是宗室里的书画天才,就算他的后人,也没有能迈过他的。”
年轻人微微一笑,也不想和漂亮小姐姐抬杠:“说得也是。”
等到进入祠堂,却是一个小方院,周遭都是售卖书籍、字画、刺绣、瓷器、美酒、小吃的专柜。
小姐姐说道:“当年纱縠行苏宅便是这样的结构,迎门的小院是接待丝绸商人,看样品的地方。苏文公改造川中丝织、纸墨、印刷、瓷器、酒业,造福千年,眉山的特产,这里都有。”
推销得很艺术,年轻人看了一圈,只对书籍比较感兴趣,于是来到专柜之前。
这里是琳琅满目的各种图书,除了当代名家对苏家各位人物所作的《评传》、《生平考》、《著作年表》、《轶事汇编》等论文类作品外,还有后人以他们为艺术形象,所创作的纪传体文学作品,既有古代评话、传奇,也有今人的。
然而这些,只占了整个书店的一半,另一半,则是苏家人的原著,堪称汗牛充栋。
每次带着游客来到这里,看着他们吃惊的样子,身为眉山人的小姐姐就不禁骄傲。
“这里都是苏氏一门所作的文字,包括天文、地理、医药、机械、化学、物理、数学、哲学、政治、军事、经济、诗词、散文、戏剧理论、音乐理论、绘画理论、、奏议、书信等多种。”
“我们博物馆多年来一直在努力,整理出版苏门诸子的原稿高清影印版,一直没有停止过,让大家能够在阅读文字的同时,还欣赏到他们当时的书法,修改笔迹,创作心态。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出全。”
“因为根据不完全统计,光五苏祠的主角,苏颂、苏洵、苏油、苏轼、苏辙五位,他们的著述就高达八千万字,其中仅苏文公就多达五千万。”
“那是《麈尘录》和《伦理》的加成。”年轻人微笑摇头,突然问道:“《厨经》有多少字?”
“啊?”小姐姐不禁愣了一下,很少有游客会关心这个:“我只知道《厨经》记录了菜品六千七百多道,各式调料近百种,酒类六十多种,字数还真是不清楚。”
不过小姐姐很敬业,拿起挂在脖子上的手机:“我查查看……”
“不用不用。”年轻人赶紧制止:“我们继续吧。”
小院中间竟然是个供烧香烛的铁架,年轻人一看不禁莫名其妙:“这是干什么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