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思想作为一种主要派系,他们提出了至今仍然影响深远的以法治国的主张和观念,
这就足以见得他们对法制的高度重视,以及把法律视为一种有利于社会统治的强制性工具,
这些体现法制建设的思想,一直被沿用至今,
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思想作为一种主要派系,他们提出了至今仍然影响深远的以法治国的主张和观念,这就足以见得他们对法制的高度重视,以及把法律视为一种有利于社会统治的强制性工具,这些体现法制建设的思想,一直被沿用至今,成为中央集权者稳定社会动荡的主要统治手段。
法家思想似乎离我们很远,但实际上法家太重要了,各朝统治者表面上追捧的是“儒”,但实际上用的是“法”,
也就是说嘴上说着儒家的仁义,实际上统治者们却在按照法家的标准来治理国家。
所以也有“阳儒阴法”“儒表法里”的说法。
在法家中,同样有如儒道墨等同样经典的句子。
比如韩非子中的: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
说的就是君主隐藏自己的好恶,才会得见臣下的本来面目;抛去旧有的成见,不显露自己的智慧,才会让臣下各守其职。
沿用至今同样合理,将君子代入领导、上司、老板的角色,将臣下代入工人、职员、下属的角色。
那么领导、老板们如果将自己的好恶表现出来,那么下属们就会去迎合上司去做上司喜欢的事情,
比如上司们都喜欢下属有追求,认为有理想有追求的人才好,那么下属们就会整天想着工作以外的“追求”。那些默默工作的人反而被老板认为“没有理想”。然后默默工作的人为了迎合上司的喜好,只好分心去搞工作以为的东西。
也许老板只是聊天的时候无心地表露了一句自己的喜恶,但是说那些想要讨好老板的人就记了下来,整天不想着工作却想着迎合老板的喜好当一个老板眼中“老板满意”的人。
那么作为一个员工,想的居然不是工作却是讨好老板,这样的工作效率肯定会下降。
古人的智慧沿用至今依旧适用。
诸子百家的目标是富国强兵,法家也不例外。
法家认为,必须“强国弱民”,置民于贫穷困弱之中,然后利用赏罚的手段,民才有可能从令如流,克己之难,以赴耕战,只有人民努力耕战,国家才能强盛。在法家看来,富国与富民,强国与强民是对立的,二者不可兼得。
法家的“强国弱民”理论体现了国家与人民的权利义务界限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法家主张无限的扩大国家权利而缩小人民利益,这体现了法家的极权主义。
法家的法治下,富的只是国,不是家,强的也只是兵,而不是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