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仗,最重要的一点是快。
八月十八日,黄明远向各部下达了全面攻击的命令。
各路隋军按照黄明远的设想进展神速,一路直逼吐谷浑腹地。
黄明远这一路四万主力军从允吾城出发,沿着湟水一路向西,直逼长宁谷地和临羌城。在其右翼的是杨义臣率领的西平军共计三万人,沿着浩水直逼琵琶峡,而在其左翼的则是张寿率领的临羌军共计两万人,与黄明远并行于湟水之南,直逼临羌城,堵住吐谷浑主力南下的道路。
此三军共计九万人,是黄明远计划中的与吐谷浑人决战的主力。
南线的吐万绪率领的两万五千名浇河军和卫玄率领的两万五千名积石军则准备绕过西海南线,占领曼头城、树敦城,再横穿大非岭,直取伏俟城,攻克吐谷浑的首都,阻止吐谷浑人南逃。
至于北面的梁默的张掖军,段文振的武威军和张定和的青海军,各有三万人,分别从北面三个方向向南压缩吐谷浑的生存空间,将其逼入黄明远预设的决战战场。
而刘权的海西军共两万人,要从张掖出发,翻越祁连山之后攻击吐谷浑在西海以西的广大区域,并阻止兵败后的吐谷浑残部逃向西域。
九路大军,各有分工,目标明确。开战之初,大军进展极其顺利。
黄明远麾下四万军队多是关中府兵和禁军部队。
吐谷浑虽然是一个国家,但也是一个半封建半奴隶制的国家,自可汗以下,分数十个小部落,每部落的头领叫做名王。而整个吐谷浑自慕容伏允以下,共有三个势力最大的名王,分别是天柱王彻里泥,大宝王尼洛周,仙头王巴里易三人。三人实力强大,手下各有十余个部落附从,三人实力加起来几乎半为吐谷浑的国力。
慕容伏允闻听隋军再次西来,赶紧向西逃窜,以求躲过与隋军的决战。他很清楚自己不是隋军的对手,因此仍寄希望于游击战略,耗退隋军。
其心腹赵华宣便劝慕容伏允,位于海东的天柱王彻里泥一定不会愿意舍弃自己的地盘,因此只要将整个东线的军权全部交给天柱王,其必然在此与隋军死战。
不求天柱王战胜隋军,只要他能托住隋军一段时间,慕容伏允便能带领主力撤退到西部地区。西海以西人迹稀少,地形空旷,回旋的余地也大,隋军不会永远留在吐谷浑,因此等到隋军后撤,他们便能趁机反击。
慕容伏允大喜,乃从之。他倒是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楚,打死不和隋军决战。
赵华宣是一名中国来的道士,传说其善使幻术,有通天之能。因此慕容伏允对其言听计从,倚为心腹。
慕容伏允乃下令,临羌城的兵马和海东各部全部听从天柱王的指挥。
而天柱王彻里泥得到消息后大喜,按照慕容伏允的布置,其麾下军队近五万人,有部众二十万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