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隋军和唐军打了这么久,直到这一刻,双方才真正完全发挥出实力,尤其是唐军。
渭南如是,渭北亦如是。
实际上渭北战场比渭南战场打的更早。
隋军在高陵城四周是遍布斥候的,所以当李渊一出门,隋军的斥候便发现了其踪迹。
丑时六刻,一夜之中人最困的时候。
张文远得到消息,也没有吃惊。隋军出击,本来就是计划中的事情。想来是李孝基的求救信到了高陵城,若是李渊选择救援东渭桥,正好可好趁机包围其军。
张文远一面命人严密注视李渊部,一面点兵出击。
但张文远还没有出营,又有消息传来,惊住了张文远。
唐军出城之后,直奔东南方向而去。
张文远立刻判断,李渊这老小子不是去支援李孝基,而是想趁机渡河。
这短短五日之间,唐军已经试图渡河两次,其中一次便是在夜里,所以再次渡河,也是早在众人预料中的事,只是不应该选在这个时候。
旁的时候,李渊是没有一点机会,但现在对岸黄明辽的军队集中在东渭桥。而李渊这老小儿向东南方向出击,怕是正好避过黄明辽部。
张文远根本不敢再等,而是率军直奔南去,又命人给黄明辽去信,通告李渊的动向。
这一战,有些失控了。
从张文远的大营往南,离着高陵城并不远。
张文远一开始驻扎在万年县城。后来担心万年城离着高陵城太远,便向西移营十里,背靠着中白渠扎营。
而高元臻率领的虎威卫所部,则位于高陵城西侧,中白渠和南白渠的交汇处,与高陵城相距十多里地。
两支部队,一左一右,钳制住高陵城的唐军。
张文远率军而来,便在高陵城下遇到已经列阵完毕的唐军。
李渊一共留给李叔良和姜宝谊两万人马,此战姜宝谊率四千人守城,而李叔良指挥着一万六千人在高陵城下列阵。
李叔良共设下了七个方圆阵,每个方圆阵有兵两千人左右,外围兵力,层层布防,长矛、弓箭在外,轻步兵和少量骑兵在内,形成一个完备的环形防御。
而这七个小阵,又被布置成前三后四的模样。
前面中间位置的小阵靠前一些,左右则是护卫两翼。而后面四个小阵,一阵在前阵的中间阵之后,为中军指挥。而其余三个小阵,分在中间阵的左、右、后侧。
三个小阵,紧紧地靠着中军小阵,几乎不留缝隙。
张文远远远的看着唐军的阵型,有些皱眉。
唐军这是用了大阵夹小阵,小阵组大阵的战法。看似是七个小方圆阵,重在防守。但组合起来,又成了锥形阵,前方后圆,既保障自身防御,也能主动出击。
看来唐军有能人啊。
隋军,尤其是丰州出身的兵将,对传统的步阵是不太熟悉的。
无论是前期的丰州军,还是现在的河北军。隋军都有大量的骑兵,并不需要用步兵来专门对付骑兵。所以现在的隋军,主要战术便是步骑兵协同或者是步骑弩兵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