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尽管中国的胜利使得中国成功的保卫了海外领地以及殖民地,但是开宏皇帝于一战期间所奠定的世界平衡却因为德国、英国的战败以及俄罗斯的革命被打破……在战后的十年间,于西欧,法国一家独大,德国处于的革命以及爆动的浪潮之中,而革命后的俄罗斯,更是试图向欧洲、向中国以及世界输出革命。于此同时,中华帝国也面临着内部以及外部的挑战,内部民权运动的此起彼伏使得咨议院中的议员们不满足于现行所拥有的权力,他们借助民权运动的兴起,一次又一次的试图削弱贵族院的权力,而贵族院的帝国第二代贵族尽管并不像他们的父辈那般坚定,但是却仍然在皇室的支持下,顽固而保守的坚持着不妥协,并支持一些政治人物于咨政院对共发起反攻。由此中华帝国政坛上出现了以主张皇室、贵族院权力的“保守党”,而相对应的则是以平民政治家为主的主张民权至上、权力归于民众的“民党”。
……在二十年间战期间,帝国政坛的争持,使得帝国高层必须将绝大多数精力用于协调内部。从而忽视了对于德国以及苏俄的关注,也正是这种忽视,使得德国、英国的以及苏俄、意大利,再次发动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而与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局限于欧洲、印度等地不同,第三次世界大战,几乎是第一时间在帝国本土打响——中亚总督区这个二战后被帝国吞并的华裔政权,首先遭到苏俄军队入侵。在欧洲,面对德国以及英国、意大利的进攻,法国的抵抗仅仅只持续了一个星期,就宣布投降,一个月后,帝国西北非殖民地遭到入侵。中东皇家属地更是为苏俄所占领。
在战争的爆发之初,帝国处于前所未有的威胁之中,而内部的政治纷争仍未停止。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多年未曾直接插手政务的昭德皇帝于皇宫接见武陵伯李成泰,随后其临危受命,出任战时总理大臣,在与民党协调失败后,在皇室的支持下通过了战时管制法案,冻结了咨政院的诸多权力,从而解除了民党在诸多问题上的掣肘。
尽管直到半个世纪后,仍然有人指责李成泰所为违反帝国宪法,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如果没有昭德皇帝的果断插入纷乱的内政,以及武陵伯的近乎独裁的战时管制,面对全世界各个方向的进攻,中国不可能在两年后,发起反攻,更不可能在战争爆发的第五个年头,结束了这场夺去一千三百万中国人生命的战争。
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使得中国可以重新制定世界秩序,将世界从纷乱的边缘接回……”
《光荣之梦》
武陵伯,李成泰……
又一次从惊愕中回过神来,朱宜锋看了一下左右,这里仍然是那个走廊,在他的前方,只剩下了的六个应聘者,这……这里仍然是帝国158年的世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