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八十五章 和合

文娱之我只是个演员第八十五章 和合

徐容拿起笔,在已经写下的“第二”的后面缓缓写道:

以辩证思维看待我与“我”的关系。

客观来说,承认表演过程中自始至终我的时刻客观存在且必然存在,已经完全违背了“体验”的最高目标和理论基础,再用“体验”来概括这种方法,就显得不伦不类。

那么换一种说法。

“和合”或者“和”。

和合的概念发源于中国先秦哲学思想,《管子说“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内经说“气合而有形”、“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易传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庄子说“通天下一气耳”等等,这种思想广为先秦各大学派所接受,并贯穿于中华大地的各个角落。

这些不同学派的思想反应了一个相近的哲学基础,世间万事万物由最微小的粒子,“气”、“精”或者“精气”构成,而气分阴阳,阴气和阳气之间的交互运动,化生五行乃至世间万物,也就是如今广为人知的道家所谓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理念。

这种哲学理念渗透了中华民族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到治国理政法律和道德,小到人文科学风水等、自然科学中医等以及日常生活,以法律和道德为例,法律和道德似乎是对立的两面,但实质上法律反应了大众对于道德的呼唤,而道德的实现需要大众的自觉,法律则是实现这种自觉的终极手段,这两者的存在形式是对立统一并且相互转化的。

在中国古代哲学当中,阴阳为万事万物的一体两面,相互依存、相互斗争、相互转化,而化生万物,而这个依存、斗争、转化的动态平衡,称之为阴阳匀平或者阴阳和合,简称和。

那么根据这种朴素的辩证哲学思维,由此提出一个大胆的假设:我和“我”的关系,应当处在一种“和合”的状态。

产生这个猜想来源于几个月前《家的第二场演出,过去我一向以为我的体验做的不错,演出的状态也总能调整到最佳,但是那场演出之后,事实证明过去并未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当时,“我”以觉新的心态活在舞台上,而我则是全力对抗着身体的疲惫,以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体验当中。

可以说,我存在的痕迹比平时更加明显,理论上演出的效果也应当更加糟糕,但是演出从反馈的结果来看,尤其是蓝田野老师和朱旭老师等一些业内同行的评价来看,似乎恰恰相反。

这里同样可以证明苏民老师的杂念说是不准确的,杂念虽然不可消除,但在专注一件事时,杂念是没有正向的意义的。

而这种所谓的杂念,确切的说是我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首先从技术方面,编剧即使写他自己,恐怕也无法完整的概括自身的性格,那么也就必然导致演员在分析人物时,无法完整的分析每一个行动背后的行为动机,在这种情况下,演员在行动过程中,难免某些时刻大脑会陷入一片空白,进入一种,“我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的缺少行为动机的懵逼状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4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文娱之我只是个演员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