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目前的台电也还没有掌握这些所谓的先进工艺。在曾经的那个历史时空,台电要等到彻底拿下了40(nm)制程工艺之后,才开始跳出设备之外做文章。
但这些情况都是一家企业的不传之秘,当年尹教授能知道这些核心技术,也是台电已经掌握7(nm)制程工艺之后的事了。
所以,孟如松并不知道台电的研发进程到底走到了哪一步,毕竟他已经离开了老东家很长时间。
半导体行业的技术进步是很快的,就拿制程工艺来说,基本上每隔18个月,制程工艺就能往前推进一代。
当然,小本本上面记录的这些内容并不构成侵权,这些只不过是现有设备突破极限的一些思路,想要真正实现还需要有具体的技术手段。
而这个具体的手段,才具备知识产权。
即便是这样,孟如松也觉得自己的眼前打开了一扇窗。
比如,按照即将到货的45(nm)浸没步进式光刻机来说,其采用的深紫光光源,极限光刻也只能做到22(nm)。但如果采取一些辅助手段,设备的制程还能继续往前推进,16(nm)、12(nm)甚至10(nm)都不是梦想。
不过10(nm)也就到最后的极限,低于这个界限根本看不清楚。想要突破到10(nm)制程之下,就必须采用新的光源。也就是台电和A**L正在研发的极紫光光源(光波长度为13.5nm)。
此时的孟如松可以说是心潮澎湃,他是业界的顶尖大咖,自然知道这小小的一个本子上面,记录了怎么样的东西。
这个小本子,对于他来说,简直是价值连城。不过,孟如松还是很小心的问了一句:“胡总,在得到这些东西的过程中,没留下什么把柄在外面吧?”
胡杨刚好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听到孟如松的问话,差点直接喷了出去。
合着人家孟如松以为这些内容是自己偷来的?问题是在现在这个时间点,如此先进的理念,台电自己都没有搞出来,你让我到哪里去偷?
“咳咳,不是你想的那样,这个小本本你收好,内容千万别透露出去。放心吧,我给你的东西绝对安全,不会有丝毫的后遗症。”
胡杨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只能含混的交代几句,就和孟如松一起离开了酒楼。
孟如松急匆匆的上了车,连家都没回,直接去了公司。
不疯魔不成活,哪个技术大咖没有疯狂的时候呢?
胡杨晕晕乎乎的回到家,简单洗漱了一下就直接睡着了。
翌日。
胡杨一觉睡醒来已是日上三竿。
“阿杨,来吃点东西。”
看到胡杨走下楼,田思纯赶紧去厨房里端出来做好的早餐。好在食物一直处于保温状态,现在还是热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