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不是寻常之物

如果说这一批玉器之中,真有貌似平常之物,也许就是放在陈文哲手边的镇纸了。13.5cm×2cm的玉镇纸,就真是这一堆玉器之中,应该算是最为平常之物了。

当然,既然是玉镇纸,自然也是有可取之处的,首先它是黄玉制作而成,只是这一点就很不简单。

这块纸镇,取整块黄玉料一剖为二,制作了一对。

整体看,色泽醇黄,质地精密,油润可人,皇家贵气十足。

黄玉素来以材之珍罕,色泽高贵而为世人所爱。

明人高濂于其《燕闲清赏笺》言:玉以甘黄为上,羊脂次之。

这其实是历史原因造成的,毕竟黄色在皇朝时期,就在无形之中比羊脂白玉高贵了很多。

反而是到了近代,皇朝消失,这才让白玉无形之中追平了黄玉。

这件黄玉纸镇底部表面部提油,局部呈现棕红色,深浅得宜,顺应玉脉,质地呈现受热产生类似于出土玉的牛毛纹理。

它表面滋润细密,色泽自然古朴,包浆莹润。

清代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有油炼、琥珀烫、药炼等做旧染玉法,体现了清人尚古爱沁之风尚。

器呈扁平长条形,主体正视呈长方形。

侧视为拱桥形,巧摹汉代剑饰中剑璏之形。

又一次巧合的是,这块纸镇之上,透雕一螭龙攀爬其上,高低错落有致,左右两端向上卷曲,器下光素。

《说文》: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从虫,离声,或无角曰螭。

龙曲颈回首,额头扁阔,双眼圆瞪,翘鼻方嘴。

螭龙眉、眼、鼻集中于头前三分之一处,双耳呈方形回文状凸起,颇具古意,鬃毛垂掠贴于脑后。

身躯矫健,四肢修长,四足呈爬行状。

体态流畅呈S形,以细长阴线为脊。

爪部握起抓地,关节处以旋涡纹及短细阴线装饰,长尾分叉卷起。

这件纸镇,从整体看,打磨光润,造型威猛霸气,刀工圆转灵活,极富动感,令人有矫若游龙,翩若惊鸿之叹。

纸镇,往往以铜、玉、石、竹等为之,或效禽、兽、鳞、介诸形以镇纸,使之不动,亦称书镇。

常见的多为长方条形,因故也称作镇尺、压尺。

最初的纸镇,是不固定形状的。

镇纸的起源,是因古代文人时常会把小型的青铜器、玉器放在案头上把玩欣赏。

因为它们都有一定的分量,所以人们在玩赏的同时,也会信手用以压纸或者是压书。

久而久之,发展成为一种文房用具,与笔墨纸砚四宝相类。

明代文震亨在《长物志》中专辟镇纸条目,称:镇纸,玉者有古玉兔、玉牛、玉马、玉鹿、玉羊、玉蟾蜍、蹲虎、辟邪、子母螭诸式,最古雅。

此对黄玉纸镇用料考究,造型生动,雅气十足,匠心独具,华而不俗。

特别是錾刻精细传神,刀法圆融,藏锋不露。

其浑然天成之感,使人在观赏之时,似见螭龙攀爬其上,有书卷之香,亦有皇家气势。

这一刨为二的黄玉,形成完整成对打造的纸镇,颇为罕见。

只不过,这又是一件清宫之物,刚才陈文哲找了一圈,都没有再找到一件清代的玉器,那么这一件是哪来的?

而且,这一件玉器还很不简单,如果陈文哲没有看错,这应该是清宫内府御案清供之一。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我的系统不正经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