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111章 滚灯似的小熏笼

元宵不夜禁,过了今晚,一切秩序尽要恢复正常。家家户户没舍得燃的爆竹,今夜全都抱到大道旁。

“啪、迸”之声时近时远,近的是自家和张户的。王翁、二郎、王禾、王蓬都在外头,数二郎和阿蓬的笑声最大,在屋里都能听见。

主屋里, 王葛和王荇隔着书案坐,一个专心雕刻,一个认真诵书。两盏油灯不能浪费了,贾妪、王菽坐在两头,老人家缝手套,阿菽给阿父缝足衣。明日就去苇亭了, 到那后开荒、建屋、种地、打扫,最费的就是手套。

王大郎则背对侧躺, 挡着烛光,一下、一下轻拍王艾,哄这孩子入睡。说来奇怪,阿艾这孩子谁都不缠,就愿跟着伯父。

“呼。”王葛一吹木屑,虎头立即后倾,小腚一坐,躲过扑脸的木屑后再靠近油灯。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呼!”

“季文子三思……”

“呼、呼。”

“子曰……”

“呼。”

王荇干脆挪过来,坐阿姊旁边,看她紧捏匀刀,用刀尖在剜一个半圆、好似小碗的木器。

“小碗”的光滑外形其实就很难雕,家里没趁手工具,哪个能凑合用就用哪个。大致圆弧出来后,就得看打磨的手艺了。前世有些自称承继传统雕刻的木匠,用的刀具五花八门, 尤其掺合着电动抛光等仪器, 这些跟王南行家族的传统手艺是两码事。

何谓传统?就是像王葛这样, 扔至简陋的条件里,也能做到有啥用啥,保证精雕细刻,绝不会有丝毫的心浮气躁。

这,才是真正的传统技艺传承。

剜“木碗”内壁更得时刻收力,有一个地方削薄,整个内壁结构就得全部削薄。

“呼。”她再吹木屑,才发现阿弟坐过来了。

她提醒句:“别离我太近。”继续雕刻。

王荇撅着嘴绕到大母旁边,贾妪放下针,轻问:“咋了?”

小家伙心里不舒服,也知道不能吵着王葛,就悄声告状:“我阿姊在外头有别的小虎了,都不理我了,哼。”

贾妪也不想吵着王葛,就拉孙儿坐远点,笑着劝:“外头的小虎啊,都有自己家。咱家的两只小虎,会永远回到一个家。”

然而这可哄不了王荇,他想:阿姊将来会嫁人的,待嫁了人,难道他还能跟在她身边吗?

他一吸鼻子, 悲从中来,越想越悲,不想懂事了!顶着一脸泪珠过来王葛跟前,使劲抽泣。阿姊快看我啊,再不看眼泪掉下去了。

“呀,虎头咋了?”王葛放下刀、木,揽过阿弟,怕他碰着,将匀刀、刻刀全往远一推。

就这一个举动,小家伙顿时没那么难过了。“阿姊,你在刻啥?那个虎子就那么重要吗?为了他,你都不理我了,后日你就又要离开我了呀。”

“首先啊,我要制一个跟滚灯般、怎么摇晃都不会翻的小熏笼。其次呢,顾不上你,是因为不想食言。你想想,我现在是头名匠工,也算小有声名,咋能许了诺又食言呢?对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我靠编草鞋上岸成为大匠师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