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乾纲独断

“好。”看着石显,吴年的脸上露出欣慰之色,然后用期许的目光,扫向了剩下的准进士们,问道;“还有谁愿意去肃顺的吗?”

君父的意图很明显,甚至于露骨。

又有石显出来抛砖引玉。

但是在场二百三十名准进士,却都是犹犹豫豫。最后,包括石显在内,只有十五人站了出来,表示愿意前往肃顺。

其中辽东人九个,幽燕人六个。

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也好,是不是有能力,这些人都是胆大,而且敢行动的。

其中不包括那位文章写的第一好的,内阁大臣、礼部官员一致同意的。二十八岁的会元张嵩山。

正如吴年所说,文章写的好,但当官未必能当得好。

文章只是敲门砖,未来能否有所成就,则靠这些进士们自身的能力,以及行动力。

从行动力上来说。

只有这十五人。

吴年心中有了决断,但没有当即宣布状元人选。只是笑着勉励了准进士们一番,让他们回去了。

这让那些没有下定决心的人,又燃烧起了希望。

肃顺这个测试,似乎不是决定名额的?

进士分三榜。

进士及第高人一等。

二榜进士次一等。

三榜同进士是小媳妇。

在楚国以及高句丽的科举之中。一榜、二榜前十出身的官员,上限很高。

有个衙门叫翰林院,负责编书。

潜规则是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翰林院的官员是“储备宰相”,选拔的都是优秀的进士。

至于三榜同进士,一般在县令、知府之流的官位上兜兜转转。

总而言之。科举的名次很重要。

“我是会元。这次殿试,我发挥的也很不错。虽然不愿去肃顺,可能不是状元,但怎么也能进二榜前十吧?”

张嵩山内心惴惴不安,但却也怀有侥幸。

之后,礼部的官员便带着这些准进士,离开了偏殿,出了王宫。

吴年让太监把宫门关上,留下内阁大臣们站立。吴年没有说话,拿起了御案上的名单,观看了起来。

石显。

这个首先站出来的人。

一榜没名号,二榜也没有。三榜排在末尾。

典故。“名落孙山”。

这石显便是孙山啊。

有才学,但不多。

吴年毫不犹豫的拿起笔来,沾染了赤墨,朱笔御批。在石显等十五人的名字外,画了一个圈,然后交给了内阁首辅刘知行,说道:“点石显为状元,其他十四人。按照原本的名次排列,分别是榜眼、探花,陆续往下排,占了前十五的名次。”

内阁大臣们,尽管心中有所猜测。但是听到这里,却还是大吃一惊。崔无双失声道:“大王不可。”

“如何不可?”吴年眯起眼睛,看向这位崔大人。

崔无双脱口而出后,便后悔了。自己是幽燕人出身,又是新入阁,资历很浅。做事得以低调为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吴年柳香将门枭虎免费阅读全文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