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大厅内身后喧嚣的人们不时的扰乱着李子诚的心绪,尽管在这里,在中华会馆,自己同样受到某种程度上的排斥,因为自己是北方人,说的是北方官话,就像这大厅里一样,粤省人居左,闽省人居右,除去偶尔的敬酒之外,两者甚至不相往来。
“哎……”
同样的一声叹息在不远处响了起来,再一看,那边的走廊中站着一位西装革履却显文质彬彬的中年人,他的神情中似乎也带着一些苦闷之色。感觉有人在看自己,穆藕初抬起头顺着视线看到不远的年青人,礼貌的微笑一下。
“怎么,席未散便……”
穆藕初主动走运去打了个招呼,一开口,一派江苏官话听在李子诚的耳中,瞬间便多出了些许亲近感。
“兄台呢?”
李子诚说着,两人同时一笑,对于唐人街来说,他们两人就像是“外国人”一般,尽管同为华人,但却因为语言、省籍在这里并不怎么受欢迎。
“穆湘玥,字藕初!上海人!”
在穆湘玥抱拳行鞠自我介绍后,李子诚连忙学着他的模样行了一礼。
“李子诚,字……”
略作沉吟李子诚吐出了两个字。
“致远!”
致远是自己的网名,这时候冒然提到字,一时间实在想不出什么好词的李子诚只好拿自己的网名充数。
在两人稍做介绍之后,或许是因两人同样都受到某种程度上的排斥的缘故,两人像早已熟悉一般,坐在公馆后院凉亭内谈了起来。
“……不怕致远笑话,两年前,湘玥,是靠着太太典当的陪嫁的首饰,方才得已留学美国!”
已经三十六岁的穆湘玥在提及这些些全没有一丝隐瞒之意,两年前在做出决定时他已经34岁,而且结婚已有9年,是太太典当了首饰,再借了一千元,踏上自费留学美国的路途。
“哦!”
看着眼前的穆湘玥,李子诚倒为他的话到是多看他几眼,在他这个年龄出国留学本就少见,按照很多书上所说,清末留学大都是留学日本,其中不泛父子,但年龄稍大者却大都是为谋得功名,选择美国自费留学的……
在接下的聊天之中,李子诚才知道,穆湘玥家世代以种棉花为业。到他父亲这一辈开了经营棉花的花行,曾经远近闻名、盛极一时,不过到他少年时,家道已中落13岁就进一家花行当了学徒,这一呆就是11年,对中国棉纱业的弊病有深入骨髓的认识。甲午战败后,他便决心从“求西学”入手,自强自救。
而两年前之所以自费留美,也同样是怀抱着“实业救国”的宗旨,在美国进了伊利诺伊大学,期间虽获得了官费生资格,但生活艰苦,常以清水面包过日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