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51章 钟楼探灵(上)

“怎么扯北京故宫去了,跟这事有关吗,我没听过说来听听。”王卫军产生了好奇。

刘彤慢慢说起了这事,据说在92年某个雷雨天气的一天,有游客看到清朝宫女在宫墙边出现又消失,甚至还拍到了照片,这事报纸杂志都有报道,网络上更是一大堆的信息,后来有专家解释说是红色的宫墙含有四氧化三铁,而雷电将电能传导到宫墙上,如果清朝那时候有宫女从宫墙边经过,那么宫墙这时候就跟录像机一样的功能,把宫女的影像录进去,等又到了雷电交加的日子,可能就会像放录像一样放映出这宫女的影像。

“很神奇啊,不过这跟这事有半毛钱关系?”王卫军不解的挠挠头。

“你的悟性真差。”刘彤嘟嘴白了王卫军一样。

“刘彤的意思是说钟楼的这口钟,很可能就跟宫墙的原理是一样,在特定的天气情况下录下了当年那件事的声音,就像一个录音机。”我解释道。

“这口钟的材质是铜和铁,但肯定还有其他杂质,如果也像宫墙那样含有特殊化学分子,就有可能录下当时的声音。”刘彤说。

还别说,刘彤的这个想法比王卫军的那个靠谱多了,如果真是这样那一定要好好看看这钟了。

我们又商量了一会我就有了想法,以前新校区没建起来的时候,或者更早期的时候钟楼肯定是运行的,既然运行那就一定有敲钟人,这是第一个值得去查的线索;第二个值得查的线索,就是问问学校里的老一辈教师和住在这一带附近的老年人,看看他们知不知道除了五年前徐文娟的事外还发生过什么死人的事;第三个就是从学校的图书馆和档案室找线索,深挖钟楼背景和事件。

刘彤听我这么一说主动要承担起图书馆和档案室这一块,我一想她是学校的学生再方便不过了,就交给她了,其他两个线索就由我和王卫军去调查了。

商量完毕我们就散了,我和王卫军回到了旅馆休息,我感慨说刘彤真是个好帮手,校方不会真心帮我们调查,有了刘彤我们省不少事。

和王卫军商量了下明天调查的注意事项后我们便睡了。(别误会,标准间,分床睡,我不跟老王搞基。)

第二天一早我让王卫军到校外找附近老人打听去了,而我则留在了校内打听,我问了许多上了年纪的老教授,可没有一个人知道那钟楼发生过什么,我隐隐感到这事不好打听,要么就是更早期,要么就是很隐秘。

很快王卫军跟刘彤也分别传来了消息,几乎都是没用的,现在就只剩一条途径了,如果刘彤的“录音机”理论推测没错,那线索只能从那口钟上找了!

起初我们是打算偷摸溜进钟楼,但我转念一想这样不妥,不方便不说,万一被校方发现肯定惹一身骚,最好的办法就是向校方申请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