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二百六十四章 一模一样的人

“不对!不对!这人好像就是我初中同学……”

“啊!我瞅瞅……”处于好奇,我也凑了过去。

这是一张拍自野外的照片,照片上一共四个人,都是看着三四十岁的男的,背后是条大河,因为没有标志性建筑或者景物,看不出是那条河,再看照片上的四人,都穿着中山装,分两排站立,前面左边的是个貌相清秀的矮个,胸前别着一支钢笔。

我一眼就认了出来,这人是我爷爷刘茂堂。

二叔手指指的是爷爷身边上的人,这人身高和爷爷差不多,体型微胖,圆脸,看着有四十来岁。

瞅了两眼,我也倒吸了一口凉气。

奇怪!我怎么也觉得这人有几分眼熟?

这人长得——姚立国?怎么这么像姚立国!

我也指着这人的脸:“二叔,你说他是你同学?”

二叔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是啊!我初中同学。我记得初二那年开学每两周吧!他转到了我们班,后来——好像高考前又突然转校了,当时农村人都不重视上学,大部分农村学校从初一开始便陆续有辍学回家的,所以这人转学,二叔他们也没太当回事。”

二叔口中的这同学也姓姚,叫姚志军,他也忘记到底是啥村的了,我觉得或许他根本就不知道。

二叔今年不到五十,我也忘记是四十七,还是四十八了,照此推算,他读初中时已经是三十年前的事了,当时学校就在我们村。

如果不是突然看到这摞黑白照片,二叔根本不会记起曾经还有这么一个同学,或许一辈子都不会想起来,对于这个转学来的同学,二叔其实没多少印象,因为姚志军的一切都属于“中不溜”,学习成绩既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差的,性格既不是最外向,又不是最内向,甚至长相也既不帅也不丑。

之所以让二叔在过去了三十年后,依然记得姚志军,应该源自那两件事……

八十年代末,随着胜利油田的发现,当地连续架起提油机,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们这一带也成了全中国最早通上天燃气的农村地区。

当时的农村大都不重视教育,虽说也有物理课和化学课,可都称其为“小学科”,甚至很多学校连教这几科的老师都凑不齐。巧的是,当时我们村初中有个教化学的女老师,还是个刚毕业的师专生。

二叔记得那是冬天的一个下午,新女教师带着二叔他们收拾学校的几间屋子,别说那个时代了,就连我上小学时,都时常帮着学校和老师们干活。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因为当时天冷,天燃气又是免费的,学校买了好几个天燃气炉子,当时他们干活时带去了一个,点燃后,放到了一旁。

结果干完活,随手关上了屋门,所有人都忘记了角落里燃着的天燃气炉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4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