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监听闻此言,不敢再拒绝,伸出白皙的双手托起银盘。他脑中念头转动,突然哭丧着声音道:“宁管家,您能不能帮我求求王爷,别让我再回宫去了。”
宁盛摇头,笑道:“王爷的意思,你还在呆在宫中合适。”
小太监脸色惨白。
宁盛压低声音道:“王爷有事让你做”
囚禁在冷宫的隆武帝不再有威胁,但金小鼎坚持向翟哲建议仍要在他身边布置一个眼线。他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是……,”小太监瞬间明白过来,闭嘴不再说话。忠诚于隆武帝的太监都死了,他那夜因怯弱没敢冲出去,留下了一条小命,也因此被金小鼎相中。
翟哲接旨第二日,晋王府的大门上换了一张牌匾。
同日,吏部尚书陈子龙、户部尚书堵胤锡、刑部尚书张肯堂请辞,摄政王准。陈子龙返回松江府,堵胤锡回到宜
随后便是走马观花般的官员调动。
礼部尚书马士英改吏部尚书位,南直隶总督宗茂升户部尚书,吏部侍郎柳随风改礼部侍郎,工部尚书张国维和兵部尚书钱肃乐未动,礼部尚书空缺,几社徐孚远升刑部尚书等等。
浙江巡抚张煌言升湖广总督,湖广总督姚启圣调任南直隶总督,马士英的妹夫杨文骢升浙江巡抚,其余大小官吏暂不变化。
最明显的变化莫过于两位东林党大佬退隐山林,朝堂中真正有实权的都是听翟哲话的人。马士英登吏部尚书,对前些日子受陈子龙庇护呼风唤雨的东林党来说简直是噩梦。
至此,大明从前留下来的那些惯例被破坏殆尽。
南直隶、湖广和浙江三地官吏乡绅早有思想准备,没有引发什么变故。
应该说,翟哲捡了个便宜。
甲申剧变时,清兵最南攻打到浙东、赣州一线,剃发从虏的人不计其数,心里的防线早被攻破了。他高估了那些乡绅的胆量、勇气和操守。降的了满清的人,再对他下跪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
中秋节之前,新上任的几位朝臣前来摄政王府觐见。
摄政王在大明是个新生事物,没有前例可循,觐见礼仪由宁盛与马士英商讨,最后由翟哲批准。
翟哲坐在高台,各位朝臣在前分立两侧,他们无需像对皇帝那样施三跪九叩大礼。翟哲也不喜欢那种近乎是折磨人的礼节,这也许是前世在他身上留下不多的影响之一。
除了远在云南的柳随风,大家都到齐了。
翟哲双手按在椅背上,心中既有踌躇满志,又有一种紧迫感。
“本王既然坐在这个位子上,不会当尸位素餐之人。清虏犹占京师,郑芝龙、孙可望等人不听朝令,朝中诸事都倚仗各位了。”
这是客套话。
马士英先出列道:“因延平王之前有不臣之举,往闽粤的使者未发,臣举荐杨鼎卿为使,前往福州宣旨,并震慑郑芝龙。”杨鼎卿是浙江巡抚杨文骢的儿子,杨文骢是他的妹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