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493旱地行舟

因为在坦克刚刚诞生的时代,谁也说不好坦克这种玩意儿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大家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德国在研究坦克的时候,难免就要参考一下已知的武器设计方桉:和坦克思路最想的,差不多就是战舰了。

所以,德国设计师们参考战舰的设计思路,强化防御,或者说至少在他们看来强化了武器的防御……

武器的设计思路其实是一脉相承,能找到根源与核心设计思路的。这个根源不一定是对的,但是它一定是深埋在武器设计师与使用者骨子里的。

很多人诟病二战时期德国的坦克设计思路,觉得它复杂而且昂贵,影响产能,过于强调全面防护。

可殊不知全面防护这个设计思路,是从一战公海舰队的战舰上就继承了下来,并且在日德兰大海战中占了些许便宜的。

德国陆军能够依靠最简单最廉价的增加钢板厚度来避免人才的损失,其实已经是最合理的最优解了。

那些天真的以为德国人不彷造t34,或者说不采用t34设计思路是傲慢偏见作祟的人,其实并没有看到摆在德国人面前的困难。

二战德国能制造海量易损的三德子版t34与苏军对着消耗吗?答桉显然是不能的。它耗不起!

君不见,早早被美国b17逼着在空中率先打起了消耗战的德国空军,才坚持到1943年就差不多躺平了?结果1945年的时候,德军空有几千架战斗机,却没有油料飞行员可以让这些飞机升空作战。

如果陆军也走t34的对耗模式,那么1944年的时候,估计国防军必须面对的问题就是,自己虽然有2000辆t34坦克,却把卡尔乌斯魏特曼这样的车组都损失光了……

所以德国人不得不升级t34坦克的防御还有火力,从而制造一种全面超越t34坦克的坦克,保证自己宝贵的车组成员在惨烈的战斗中存活下来。

于是乎,火炮强一点儿,装甲强一点儿,人体工学强一点儿……嗯,那不就是动物园么……

至于说后期e系列之类的末日决战兵器,它们的出现完全是因为物资短缺下放弃自身设计思路的应急设计,那已经不属于设计思路承继这个话题了。

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的坦克,本质上一种创新,它是阵地突破战车这种新型技术的集成!而德国的坦克,本质上并不是创新。

说的直白一些,德国人一战的水柜设计思路是:我想弄个铁壳子,让它能在陆地上行走。至于说二战的德国坦克,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回到眼前的希瑞克战车,希瑞克的设计师们走的其实就是抄袭战舰的设计思路。

坦白的说,能够自己搞出坦克的雏形来,希瑞克的设计师们其实已经非常努力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