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969章 两个月后【第一更】

闾京的遗体被送回闾山派,闾山派上下一片悲戚。

好在,林紫彤已经接手掌门之位,且在闾京死之前,便已经服众,所以闾山派内部并没有闹出什么幺蛾子。

葬礼在林紫彤的筹备之下,有条不紊地进行。

按照闾山派的习俗,死去的掌门需要沉尸于闽江之底,这对起源于闽江的闾山派弟子而言,是“尘归尘,土归土”的意思。

阎守一为闾京选了个好日子,办了一场隆重的葬礼。

在葬礼上,人们歌颂着闾京的功德,缅怀他的过去,最后将闾京的遗体送进闽江,在滚滚江水之中,永远地告别人世间。

他不完全的魂魄,也借着闽江湍急的河流,前去转世投胎。

唯一的遗憾是,大家还没有好好与这位暴脾气红脸的小老头儿说再见。

安葬闾京之后,榕城逐渐归于平静。

林紫彤扛起了闾山派的大梁,弟子们兴许也是受到了闾京辞世的刺激,修炼越发努力。

而阎守一和民俗研究会,也没有闲着。

因为阎守一在与赤花会的一战当中技惊四座,大放异彩,所以在那场战斗之后,源源不断的有民间教派传人慕名而来,加入民俗研究会。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民俗研究会的体量就从最初的个位数,增长到了五百之多!

要知道,赤花会发展了两百年,也才只有两百多人罢了。

钱塘的火葬场更是只有四五十人,长安的李重西德高望重,能服他的人也不超过三位数。

可见民俗研究会的崛起有多么可怕。

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如今民间教派传人们的困境。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民间本事已经不再被看重,要么被时代淘汰,要么自己销声匿迹,幸存下来的民间教派,又受到三缺五弊的影响,只能在夹缝当中求取一席之地。

他们也渴望着有一个组织能够收留他们。

所以当民俗研究会和阎守一出现的时候,他们才会像看到曙光似的蜂拥而至。

民俗研究会是成立了,成员也发展了,如何妥善地安排他们,就成了问题。

王极往提议,由元老们牵头,与警花夏栀合作,带领着成员在建州省内“行侠仗义”。

这么做有几个好处,第一,让成员们有事可做,不至于闲出屁来,否则到时候必然会闹出各种麻烦。

第二,做好事能积阴德,也能抵消一部分三缺五弊的影响,这对民间教派传人们也是喜闻乐见之事。

第三,有他们出马,建州省治安肯定会越来越好,邪祟之物便不敢放肆了。

于是乎,民俗研究会的成员们便开始在建州内扫荡,五百人里头有三百人常年在外,时常留守民俗研究会的人只有两百之数。

值得一提的是,何希平提议创建属于民俗研究会自己的情报组织,得到了阎仇的认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