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城外的一处驿站,交州刺史白方旭从马车上面走了出来,看着不远处的临安城,他知道离金陵城不远了。
南唐地大物博,下辖一都四州之地,一都是指以金陵为核心的京畿地带,四州则是豫州,徐州,青州,交州。
临安则是金陵的门户,也有这“京都后花园”之称,白方旭也是刚刚风尘仆仆的从交州赶回来,作为一州的封疆大吏,白方旭可谓是年少得志,不过,他知道,这都多亏自己的那位恩人,已经亡故的卫国公尹业骐,自己当初不过是一名翰林院的小翰林,抄抄文书,写写策论,根本看不到出头之日,看着自己身旁须发皆白的老翰林,白方旭都可以想象到自己那暗无天日的未来。
就这么在翰林院干了两年,直到有一天,独自在酒楼买醉的王白旭,看见了一个老人,因为吃了白食,被店家拦住了,白方旭就好心的替老人垫付了钱,还拉他过来,一起拼桌喝酒,在酒桌之上,王白旭多喝了酒杯,也是开始吐露心声,无非就是朝廷,举士不以才,自己怀才不遇。
不过,老人并没有迎合自己,而是对自己说道,“你都没能恪尽职守,做好自己的本分的事情,却想着升官发财,一味自怨自艾,就算有才能,又有谁能够看见呢?古人云: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现在的磨砺,是在为你日后的辉煌铺砖加瓦,如果你没有能力,机遇来了,你也把握不住。”
老头的一番话,也是让酒醉的白方旭如梦初醒,他没有想到,眼前这位衣着朴素,连酒钱都付不起了老人却有如此的真知灼见。
白方旭起身,恭恭敬敬的对着老人行了一个礼,说道,“学生受教了。”
待白方旭走了之后,老人看着他的背影,缓缓的点了点头,说了一句,“孺子可教也!”
之后,回到翰林院的王白旭也是开始恪尽职守,哪怕是抄文书,字迹都比往常工整了不少,很快,他就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机会,陛下以《何以治一州》为题,要求百官写一篇策论,将奏章统一交给陛下阅览,陛下足足看了五天,才看完,把白方旭的文章拔为头筹。
白方旭在文中写到,欲治一地,需先了解一地之山川形便,风土人情,再因地制宜,提出相应的策略,而不是夸夸其谈,忽略实际。以交州为例,交州地处边陲,交通不便,环境闭塞,风土人情与中原不尽相同,蛮夷居多,凶狠好斗,土地贫瘠,常年无收,无钱可入税,面以官府催收,无可奈何,只能揭竿而起,是以民患屡禁不止,余以为,当鼓励当地居民种植特色作物,因地制宜,将此稀有之物,与中原互通有无,既可补赋税,又可增加居民收入,管子云: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如此这般,民富而后州定,州定而后国安,国安而后天下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