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军主帅,当恩威并济,自出长安,李善先遣亲卫设伤兵营,笑迎众将,但即将开战,言行大变,对冯立、段志玄的几句敲打让众将凛然。
李善的视线扫过每个人的脸上,才缓缓道:“分为五军,孤并临济县公阚棱坐镇中军。”
“酂国公并右千牛卫将军李客师领左军,淮阳王并右监门将军马三宝领右军,泾州刺史钱九陇留守后军。”
窦轨很意外,正常情况下,自己身为副帅,有可能独领一军,但这次的战场并不大,就那么点地方,实际上并没有这个必要,军中也挑得出领军的将领。
李道玄也有些惊讶,他以为李善不会放窦轨独领一军,毕竟当年下博一战的经历是摆在那儿的,之后几次大战,李善虽不亲自领军,但从来都将局势控于手中,不肯轻易信人。
比如当年李高迁大败,众人均心疑刘世让举关降敌,李善第一时间将其架空,控制住了雁门关。
再比如之后招抚苑君璋,李善不敢相信李高迁、李神符,所以坚持请了李道玄北上驻守雁门关,以保证后路无忧。
但大部分人的视线都投向了坐在左侧末位的那位虎背熊腰但面目丑陋的青年身上,因为十六卫将军级别中,只有这一个人没有被点名,当然了,李善的话也没说完。
“张仲坚并宁州刺史胡演领前军。”李善眯着眼看着迈步上前接令的张仲坚,“你从军多年,久在塞外,擅骑兵突袭,一旦接令,不可犹疑。”
“谨遵殿下之命。”张仲坚沉声道:“旌旗所指,纵刀山火海,亦不言退。”
五军之中,兵力最多的肯定是中军,而实力最强,肯定是前军。
对于这场战事,李善已经有了全盘计划,虽然不知道能不能顺利实施,但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考虑,都需要将前军握在手中。
原本李善是准备让张仲坚和马三宝搭档,但抵达安定县后询问战事,多有人提及宁州刺史胡演之勇武彪悍,李善也想起之前窦轨提及此人胆识无双,技击不逊尉迟恭,勇武更胜秦叔宝,这才将其与马三宝调换。
兵力计算不会太过准确,毕竟这个时代行府兵制,但折冲府是分为上中下三等的,兵力不等,只是一个大概的数据。
出任长史的温彦博遣派小吏^_^,将府兵名册一个个的递交给各个领军将领,屋内登时一片嘈杂。
李善都蒙逼了,我这么没牌面的吗?
刚刚还肃穆的场景怎么一下子就没了?
窦轨瞄了眼李善的神色,凑过来笑着解释了几句,李善这才恍然大悟。
一方面这些将领当年南征北战,麾下用的大都是关中府兵,很清楚府兵也有强弱之分,同样的兵力,战力却有区别,比如岐州的府兵就没人肯要,当年在洛阳大战时候表现很差劲,而且在几个月前又遭受一场惨败,士气低迷。
另一方面府兵都是由折冲府的骠骑将军率领,但上面还需要以十六卫的军官统率,而这些军官的指挥能力也有强弱之别。
比如段志玄与李道玄正在掰扯,他们都在天台山一战的最后时刻亲眼目睹侯洪涛勇猛冲杀,都想将人抢过来。
而李客师记得儿子李楷曾经提及,王君昊虽然不擅领兵,但勇武不弱苏定方,是个难得的勇将,正琢磨着能不能调到身边来……王君昊是前日才临时入军,在左卫里领了个中郎将的职务。
温彦博笑着说:“当年秦王统兵攻洛阳,麾下诸将亦是如此争吵不休,秦王也很是头疼。”
李善无言以对,这样的场景他是第一次遇到,之前他组建代州军,一方面是他在代州威望极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是常备军,代州的折冲府都是有名无实的,所以没碰到过类似的事。
但想了想,李善也觉得有趣,这种细节史书可不会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