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彻口才凌厉,力驳反对者。
吴广点了点头。
是的,新制度的建立和推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现在是战争时期,他没有建立一个新制度的时间和精力,沿用旧有制度最为方便快捷。
可不管是楚制,还是赵制,亦或者是燕制,都只局限于一隅之地,且因亡国而断代多年,许多年轻人不熟悉,并不适合推广。
唯有秦制,在秦始皇的霸道统治下已在全国推行十余年,天下之民没有一个不熟悉的。
简单、易懂。
甚至大多数黔首更愿意选择这套制度,因为他们早已适应。
历史上刘邦起事时用楚制,后来又废楚制改用秦制,除了秦制相对先进外,或许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吴广当场拍定,将唐国之制从楚制改为秦制,把昔日所命的楚官全改成秦官,楚爵也将转换成秦爵。
当然,这事情和定国号、改自称等不同,牵扯人数广,工作量很大,绝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搞定的。
吴广也只是在这场重要的议会上决定更制之事,接下来的具体操作,都需要下面的人慢慢处理。
唐国新立,又更制度,自当建立一个属于吴广的新朝廷,免不了分封百官,使其各司其职。
这也是许多人支持吴广称真王的原因。
吴广当了真正的王,他们才能名正言顺的登上公卿之位。
不过今日称王本就是张耳突然提及,吴广肯定不能草率决定封官之事,他还需仔细思虑每个人的能力,以及符合的官职。
等到决定完建国、称王、改制等等重要事项后,已是过去了大半天时间。
吴广转而处理了几件稍微重要的事情,便让众人退去,准备改旗易帜,并公告治下的诸郡县。
吴王登位,号位唐王。
改楚制为秦制。
这消息一传出来,果真在吴广治下诸城引起无数人的关注和讨论。
“吴王建制称王?”
“好啊,以吴王的功绩,早该称真王了!”
“唐国啊,吾等以后要称唐人了吗?”
“怎么不是燕国?燕人多好听啊。”
“凭什么要叫燕国,我赵国就不行吗?”
“我燕国没有王族,称燕王岂不合情合理。”
“笑话,我赵国王族也跟死了差不多,何须顾忌!”
“呵,我燕国可是八百年的古国号,你们赵国才多少年……哎,你住手!”
“乃公撕了你!”
就如邯郸郡府中群臣友好商谈一样,燕赵两国的庶民黔首,也在私下对国号之事进行了一场热情的讨论。
但不管他们如何想法,当数不清的“唐”旗升起,在空中飘扬舞动时。
河北大地上,一个名为唐的国家正式宣告成立。
……
邯郸城中,一处小宅。
赵歇与几个赵氏族人聚在一起,皆面露绝望之色。
有人哀嚎出声:“吴贼正式称王,还建国为唐,这是打定了主意要占据河北。难道吾赵国就真的复国无望了吗?”
一个名叫赵焕的年轻人道:“吴贼从未对吾等赵氏显露过好意,此人欲据燕赵而称王于天下,肯定不会复立赵国。与其寄希望于他,吾等不如去投其他诸侯!”
“去投其他诸侯?”
赵焕兴奋道:“新立的楚王助韩国复立,还出兵助韩王收复旧土。吾等不如去投楚王。说不得能说动楚人帮助吾等恢复赵国。”
赵歇忍不住出声道:“现在河北为吴广所据,楚王怎么可能会助吾等而与吴广交恶?”
赵焕冷笑起来:“吾闻临济会盟,唯楚王未参与,他与这吴贼怕是不睦,日后说不得会两相交兵,这没有什么不可能。今天下韩、楚、魏、齐皆复国,而燕无王族,可复国而未复者唯我赵国,此等事情尔等真能忍乎?为了赵国,我当前往楚地求援于楚王,尔等可愿同去?”
“好,吾等同去!”
“今吴贼猖獗,据我赵地而不欲复赵之社稷,吾等当同去楚地!”
屋中立刻有好几个赵氏族人起身支持。
赵歇想到吴广的势力,有些忧虑道:“这河北皆是吴广羽翼,尔等欲投楚复赵,若被吴广知晓,又该如何?”
“怕什么,那吴广在河北待了这么久,都没有拿吾等怎么样。想来是并没有将我赵氏放在心上,就算我南下投楚,他也不会知晓。赵歇,你顾虑这样,顾虑那样,如何能够复国?若是害怕,那就留在邯郸好了。二三子,跟我走!”
赵焕冷笑一声,一招手,转身往外。
几个赵氏族人皆呼和着起身,给赵歇扔过几个鄙夷的眼神后,跟着赵焕大步往外走去。
赵歇留在屋中,默默看着那几个身影从大开的木门里走出去。
有冷风从门外吹来,他打了个寒颤。
赵国,真有复立的机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