鄫王病逝的消息,传到整个印度。
五王不约而同起身,放下所有事情,来鄫国送葬。
就这份声势,足见鄫王在印度的号召力。
而送去大明中枢的奏疏,都只是提及鄫王病逝的消息,没有人直接告诉老皇帝。
五王心里都有他亲爹的。
亲爹年纪太大了,怕是经不起这份打击。
朱佑榷兄弟俩,在治丧后,也要乘坐宝船,前往土耳其继藩。
五王会面的情景,他们很想看。
但时间都是计算好的。
如果不按照时间走,奏报送到中枢去,会引起老皇帝警觉,所以他们的行程是不能更改的。
朱佑榷兄弟对着灵柩磕头后,便离开了鄫国。
在鄫国港口。
他们看见鄫国百姓,脸上幸福而自由,这是一个与世无争的国家,就如他们的王一样,承担着沉重的兄长责任,做好一个兄长,维系好一个家庭,才能维系好一个国家。
朱佑榷兄弟乘坐宝船,要穿过浩瀚的大唐洋,进入他们的藩国。
在登船前一刻,他们朝着大明紫禁城方向跪伏在地。
别了,故乡,再也见不到了!
他们就如鄫王一样,离开宫中后,就再也不可能返回故乡了,土耳其,就是他们的新家园。
而在宫中。
朱见淇心情真的不太好,两个时常相伴的儿子,出去继藩了。
虽然家人还在宫中,但用不了几年,也要去土耳其了,再也见不到了。
就像他那些弟弟们。
小时候,他还会担心弟弟们威胁他的皇位。
可当弟弟们走了,再也没回来的时候,他只剩下想念。
人老了,才会怀念曾经。
朱见淇刚过完五**寿,不知道还能不能活过六十岁。
大明人均寿命正在增加,朝中老臣活到九十岁的很多,就连皇帝今年都八十六岁了。
但寿命是天注定的,谁也不敢说,自己也能活到九十岁。
朱见淇觉得能活到六十岁就知足了。
他两个儿子每到一地,都会有奏报送到中枢来,儿行千里母担忧,他这个当爹的是关心儿子的。
此时将心比心,他爹四十个儿子,全都出去继藩了。
他爹的心思是什么样子的?
他不敢想象,换做是他,一定会病死的。
“算算日子,那俩混小子应该离开鄫国去继藩了,唉。”朱见淇叹了口气。
按理说,他秉政应该在文华殿。
可在前些年,老皇帝就把文华殿变成了皇子皇孙读书的地方。
多位皇子秉政时,都在养心殿里。
后来养心殿实在太拥挤了,就搬去元辉殿,随着皇子们都去继藩了,他又搬去了养心殿秉政。
但是,后来老皇帝什么都不管了。
他在养心殿就不合适了,而元辉殿已经改做档案馆了,要是拆除了又太麻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