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里面也有fabless无晶圆厂模式的功劳,这种模式实在太适合马竞开挂了。
要是每家芯片厂商都需要自有fab(晶圆厂),蜜蜂蜂心根本玩不转,毕竟现在的晶圆厂都是几百亿级别的重资产项目。不止芯片如此,屏幕领域的投资规模也在不断上涨,蜜蜂引以为傲的蝴蝶屏,便是他们提供技术和资金,委托其他公司代为生产的。
这也是蜜蜂从苹果那里学来的先进经验,苹果的成功便是代工厂模式的成功。因为苹果订单稳定并且出价高,代工厂也是乐此不疲,虽然利润率和前者相比简直卖苦力,但总比某些恨不得卖血的工厂要好的多。
只不过这样也带来了一个风险,要是他们的技术升级没有跟上苹果的脚步,就会被后者无情淘汰出局。
不过大多数时候,领先者只要不行差踏错基本上很少掉队,毕竟他们有领先优势带来的超额利润,只要舍得花钱保证优势还是没问题的。
三年前,英特尔负责工艺技术部门的高层MarkBohr,曾经高调表示“无晶圆厂模式已经穷途末路”,当时的情况是牙膏厂发布了第三代酷睿i系列处理器,其使用22nmFinFET(鳍式场效应晶体管)技术制造,性能功耗表现相当出色。
当时那些晶圆代工厂,如台积电、格罗方德还停留在28纳米阶段,三星还在32纳米阶段,一副落后时代,要被世界抛弃的架势。
结果三年时间过去了,Intel在x86PC和服务器领域依旧傲视全球,但PC增长见顶开始逐渐衰退的隐忧变成了现实,而他们开辟第二战场进军移动计算的企图却是完全破产。
他们的At处理器因为x86指令集的原因结构复杂成本过高,只能靠着补贴往外卖,最终亏损70亿美元依然没有看到回本希望,不得不中止补贴换市场计划。
反倒是被他们瞧不起的三星和台积电,却已经陆续攻克了FinFET技术难关,三星跳过22/20纳米直接推出14nm工艺,台积电因为核心人才被三星挖走导致慢一步,如今也有了自己的16nmFinFET工艺
FinFET被认为是芯片制程进入20纳米以下的关键技术,这是因为随着制程工艺达到纳米级,分隔各个晶体管的绝缘层只剩下十几个原子的厚度(硅原子直径0.22纳米),在越来越强的量子隧道效应面前将变得越来越薄弱,而前者可以改善这种现象。
根据量子理论,电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是随机的,当阻隔足够薄弱,电子就可能随机到另外一边,宏观表现就是电流击穿了绝缘体,因此也被叫做量子隧道效应。
这几年里,芯片厂商、晶圆厂都开始强调起各种柵极工艺,乃至3D晶体管技术,固然有手机芯片功耗敏感的因素在,纳米时代量子隧穿导致漏电高发才是根本原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