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这两条街为轴心,分布着所谓二十四桥横卧碧水,就是指连接贯通其中的茶园桥、大明桥、九曲桥、下马桥、作坊桥、洗马桥、南桥、阿师桥、周家桥、小市桥、广济桥、新桥、开明桥、顾家桥、通泗桥、太平桥、利园桥、万岁桥、青园桥、参佐桥、山光桥等二十四座具有代表性的。
作为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泽国上建立的城市,说是桥,其实都有相当宽大的桥面和遮亭、覆顶,因此多数也充当了小市、肆铺、纳凉、祠庙、说曲的部分功能,人在桥上叫卖休憩,船在桥下贩游览胜。
我现在所站的明月桥顾名思义,就是造型如月,桥身被水刷莹白,一到晚上就是桥上水下,桥印月影,月藏桥影,大小银月相套,亦是赏月之胜,不过现在是白天,就只有船艄过往水上水下络绎市易的景象,也没有老版《仙过海》中一跳下去就沾水成仙的奇遇。
由于刚刚举办过水神的祭祀,河畔檐下,杨稍柳丝,划水而过的船篷,都还残留着纸剪的挂花,湿润的水巷风,弗过遍载河畔的杨柳梢头,让空气中始终充满着一种扬花的香味。其中一些垂柳,据说可以上朔到开皇年间强令栽种的。
虽然是南方,但是由于常开海埠的原因,民风却是相当的开放,少年男女携手与街巷,而无人侧目,似乎习以为常,这也省却掉很多麻烦,我左右前者两个后面跟着几个,这一行人根本不容易引人注目。
作为东南富华之郡,这里最大的看点之一,就是这些满街满巷都可见以绫裙绢衣的各色女子,相比大胆豪放的关洛女子,或是我身边那几个绝色,作为水乡生养的女儿家,无论小家碧玉还是大户闺秀,起码清容秀丽的比例确实很高,连从事粗役的船娘人家,也不乏姿色之辈。
南方水乡的的女子,走起路来,似乎都有一种发自骨子里的婀娜扶柳情态,她们的衣物行装也很有些意思,几乎都是绫绢为主。
相对绵软密致的蜀锦,绛染显明的湖纱,东南特有的吴绫,却是以通透柔薄著称,因此吴绫也是我名下工坊丝袜内衣什么的最大一宗原料来源,除了弹性尚有不足外,无论是手工蕾花工艺,还是色染已经相当接近后世。
再加上朝廷对绫锦纱罗的使用规制,有相应的品秩与地位的要求,因此相对限制要少的绫,成为男女老幼颇为大众化的衣装用料。
在烈日炎炎的深夏,她们大多穿戴十分清凉的透出身体曲线、肌肤纹理和底下肉色,哪怕是婢仆成群,车船从行的富户宦家也不例外,最多加上一顶蔽凉加遮掩头脸的帷帽,大片暴露的肌肤,与头戴的纬纱帽,倒是相映成趣。所谓保守的头脸,与开放的身胸,就算遇到人调笑,也不见得十分生气。让人养眼的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