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汪孚林想起自己后世还去过南京夫子庙,那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的样子,不逊于之前他去南京赶考时看到的文庙盛况,再回头看看位于京师北城,人虽说不上很少,却也绝对算不上最热闹地段的国子监和文庙,他就又笑了笑。
“至于京师国子监和孔庙,却是元世祖忽必烈造的,初衷很简单,就是为了笼络汉族的士大夫。那时候京师还叫元大都,和现在的规制有所区别,但也可以看得出,国子监和文庙所在的区域并不繁华,这就是元朝从皇帝到蒙古权贵,对于儒家的真正态度了。永乐迁都之后,之所以在此地重修国子监和文庙,据说,就和之前的南京国子监搬到靠近玄武湖那偏僻地方一样,是为了监生专心读书。”
“当然,时至今日,监生一出来就能授官布政使的时代,早就结束了。”
这种陈年旧事,汪二娘确实没听过,就忍不住刨根究底追问了起来,等到汪孚林提起洪武年间曾经一度中断科举很久,那时候做官的全都是太学生,如夏原吉这些就都是没有功名,直接从国子监中走出来就开始当官的,而且洪武皇帝朱元璋认为年轻人不老成,那些监生当中年纪大的稳重的出来就能当布政使,她更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小北则是笑嘻嘻地打趣道:“记得当年考进士,考官首先看年纪,然后再取进士,还有人就是因为年纪太小被黜落,可因为看着人品俊秀,就送进国子监读书,三年之后出来再考。那时候的国子监可是要多金贵有多金贵。要是换成那时候开科取士的习惯,凡事都要老成,太年轻的就算文章好也不取,你别说当御史了,就是想考举人也未必能考中吧?”
“别说是当年,你现在再让我去考一次,结果如何却也说不好。”因为是在马车边上,声音很低,不虞被外人听见,汪孚林并没有往自己脸上贴金的意思,但话却也说得很客观,“只不过,当年和现在却又不同,天下没有那么多人口,读书的人更少,制度也不健全。那时候的内阁第一人西杨老先生,最初的时候只是个民间教书匠,一朝拔擢便入史馆,而后又成了翰林,进内阁时,也不过七品……”
一路走走停停,说着国子监和翰林院那些事,当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小半个时辰之后的事了。汪二娘平时坐车嫌弃气闷,今天却是哥哥和嫂子一个在车外,一个在车内,谈天说地,各种典故轶事随口说来,她听着只觉得又羡慕,又怅惘。羡慕的是小北走南闯北,经历无数,而自己却还是平生第一次出远门,怅惘的是自己小时候也就是跟着母亲念了几本书,虽说认识字,不至于做睁眼瞎,却谈不上太大的见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