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一头同种奶牛,在以色列的年产量是十二吨以上,在美国是九吨,在中国却只有四吨。而中国奶牛平均产奶量也只有六吨,牛奶质量还被国际同行视为劣等货!”
“这跟国内现有的牧场又有什么不同?”
“我看到过国内知名乳制品企业的样板牧场。在这个所谓的样板牧场里,牛舍小得可怜,奶牛们跟自己的屎尿生活在一起,苍蝇嗡嗡嗡到处乱飞。
而在我们的牧场里,你完全看不见这些。我们有全球最先进的饲喂系统、奶牛管理系统和挤奶系统。”
“你们为什么不专做奶源,提供给乳制品加工企业,而是要做自有品牌呢?”
“做牧场是先种树后摘果子,有的大企业是只要市场不要牧场,只摘果子不种树,其经营模式是超常规发展。
所以,我们必须从奶源做起,做让广大消费者放心的安全奶,做真正的品质牛奶。
我们就是要做到极致,极致就是做到你能做的最好,极致就是做到别人达不到的高度。”
“你如何看待目前乳品市场的竞争呢?”
“无论直面消费者的‘前台’市场营销手段如何变换,但其‘后台’的竞争最终还将归于牛奶品质的竞争,而品质的竞争归根结底又是奶源管理和生产管理的竞争,消费者看不见的“后台”竞争更为关键。
除了特价、买赠等常规价格战手段之外,各牛奶大佬还热衷于高曝光率的‘事件营销’等方式,而我们的大牧场则较多采用温和低调的‘品质营销’。”
…………
专访一见报,立刻在市场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大牧场重新缩小了与两大品牌的距离。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借助奥运合作伙伴身份,两大品牌一举推出各种奥运卡通造型的新产品,试图牢牢抓住青少年消费者。
可大牧场却亦步亦趋,立即推出了与对手类似的“卡通”产品。不但如此,大牧场还印刷了大量生动有趣的海报和小册子投放终端。
接下来,大牧场进一步细分为女士型、老年型和儿童型系列;形成了自己的产品组合。
面对大牧场连珠炮式的产品升级策略,两大品牌在这场产品大战中一时竟无计可施,再输一阵。
“杨总,他们降价了。我们要不要也降?”乳品公司的刘经理着急了。
“我们不降,哪有高端奶降价的道理?说明他们已经的黔驴技穷了。”杨天翔很坚定。
“那我们如何应对?”刘经理显然还没有好的对策。
“我们不能只是局限于产品技术层面的竞争。随着市场营销终端体系的完善,我们应该考虑和他们在终端对决了。”这是杨天翔蓄谋已久的事了。
实际上,两大公司抢夺消费者的渠道是传统的超市及普通零售市场。为了配合这种大渠道模式,他们采取了强劲的广告推动。面对他们凌厉的市场推广,杨天翔抢先走出了一步妙招。
事实上,这还得从杨天翔收到的一份终端销售商的信说起,在这份信中销售商诉苦道,大牧场采用的大区、省级、二级城市和市县级的代理商分级制度,这样做的弊端就是大部分利润在流通中被代理商吞掉,严重削弱了终端市场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