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
斜阳西坠,天幕渐暗。
牛家屯中,外出狩猎、采药的村民都已经归家。
得了消息的老村长,便兴匆匆的带着李骥直接找到了三娃子的家里面来。
一听说是要让家里的小儿子跟着李骥去读书,三娃子的阿爹牛向东直接就沉默不语,坐在院中的凳子上一言不发。
而三娃子的阿娘桂花婶,却想都没想就直接摆手拒绝道:
“不不不,读书没出息……哦不不不,骥哥儿你可别多想,婶子说的可不是你!”
“你现在已经是正儿八经的读书人了,将来肯定是能考上秀才甚至举人老爷的,出息着呢!”
“婶子说的是三娃子,这小子皮得很,根本就不是那块料!”
“你让他跟你去读书,还不如让他早点儿跟着他爹到山里去学打猎的手艺,至少还能养家糊口,早点儿成家生崽……”
李骥直接就被干沉默了。
虽然桂花婶嘴上说不是在针对他,可是她嘴里所说出的每一句话,不都是在间接的内涵十八岁之前的他么?
在成功启灵,成为一名真正的读书人之前,他可不就是村里人眼中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甚至连家都养不起,连媳妇儿都娶不上的废柴么?
进山采个药都能摔成重伤,在床上一躺就是一整年,还是靠着家中的小妹时常到附近的山林里捉鸟掏蛋,捡些野果、野菜回来,才勉强活了下来?
像是牛二、牛朋等那些跟他同龄的年轻人,哪一个不是早早的就跟着家里的大人进山打猎,顶门立户了?
现在,他们一个个的都已经是有娃当爹的人了,小日子过得别提多美了?
哪像是他李骥,今年都十九岁了,却连个婚约对象都没有,不被人在暗地里说闲话才是怪事情。
想到此,李骥不由微微摇头轻叹。
哪怕他现在已经启灵成功,成为了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人,也受到了村民的敬重与爱戴,身份地位与往日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可是,却仍然改变不了这些村民脑子里“读书无用”“读书就是浪费时间”的固有观念。
从桂花婶的身上,他仿佛看到了上辈子在某些贫困山区,那些死活都不让自家娃上学读书的家长身上的影子。
在他们看来,读书跟在家里吃闲饭有什么区别?
而且一读就需要七八年,甚至十几年,最后还不定会有什么出息。
与其如此,还不如早点儿下地干活,学门手艺,多赚点儿钱,早点儿结婚生子来得实在。
说到底,三娃子的阿爹阿娘,还是不相信他能把三娃子教导出来,不想让三娃子在十八岁之前,都在家里吃闲饭。
“你们可要搞搞清楚,骥哥儿他不是收不来学生,而是压根儿就没想过要收学生!”
“如果不是老夫每天求着骥哥儿,让他在村里找几个好苗子培养一下,让咱们老牛家以后也能出一个两个读书人,光耀一下咱们老牛家的门楣,他才懒得管这些破事儿呢!”
“现在,骥哥儿能看上你们家三娃子,想要收他当学生,那是三娃子的造化,是咱们牛家屯的先祖保佑!”
“你们两个糊涂蛋可倒好,竟还想着要往外推?!”
“他奶奶的,看我揍不死你!”
说着说着,老村长一个没忍不住,直接就当着李骥的面,上演起了全武行,随手抽起旁边的竹条就往牛向东的身上去招呼。
做为牛氏一族最德高望众的老族长,同时也是一位沸血一境的武道强者,牛长顺一旦发起飙来,整个屯子里都没人能拦得住。
牛向东自然也不敢反抗,乖乖的挨了一顿竹条夹肉之后,就被牛长顺掐着后脖颈,直接拎到了屋里面。
经过了一番长达五分钟左右的友好磋商之后,鼻青脸肿的牛向东,还有他媳妇儿桂花婶,就全都“想通”了。
他们不但同意把三娃子交给李骥来教导,而且每个月初都会奉上一些粮食或是猎物做为束脩,比之前热情了不知多少倍。
看着二人眼中闪耀出来的火热神色,并不像是单纯的被迫接受,李骥便心中恍然。
老村长必是在打了几棒子之后,又给了他们几根红萝卜,许诺了一些他们无法拒绝的好处,否则这二人绝对不会这么快就变得这般心甘情愿。
这时,牛长顺也从屋里走了出来。
手里的竹条早已不见,面上的怒气也完全消融,只见他搓着双手,陪着笑脸凑到李骥的跟前,轻声询问道:
“骥哥儿,你向东叔与桂花婶都已经想通了,你看这三娃子……什么时候能去你院子里跟着读书?”
语气轻缓柔和,态度谦卑有礼,与平日里严厉暴躁的姿态完全是判若两人。
不得不说,为了能让他们老牛家也出一位读书人,这老爷子可是真够用心的。
“明天吧,早上辰时初,让他准时过来就好!”
李骥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坦然开口回应。
至此,他在这个世界所收到的第一位学生,也算是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