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蕊酿四时,金秋点芳日。林耸簌簌声,欲寻早早迟。朝阳又重至,青云敛一席。再待三春去,东风由可及。
不知是谁在一旁的留言板上写了这样一首打油诗,到底是把盛夏的叹惋尽数以这秋菊表达了出来。
“不过其实咱们也没老呢,厂里的伯伯阿姨们都能带着厂子做出那么多创新,咱们俩也一定没问题。”盛夏的思维太过于跳跃,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转变成了截然不同的另一种想法。
有问题没问题安霁说不清,但是安霁知道——厂里的伯伯阿姨们忙了这大半辈子,自己和闺蜜、男友这两三年的参与,终究会有所回报。
“哎,做这种事,我们求什么回报?”面对来人的采访,王阿姨笑着摇头,一如既往的和蔼,“要是求回报,你问问我们张姐,要是为了挣钱,我们专门做丝绸绣品不好么?”
杭州的丝绸本就是闻名天下的,可是多少人的记忆并不是如杭罗、宋锦、缂丝这样一梭一线间的时光?
真正被大众所熟知的,反倒是那些仿真丝的印花、绣花手帕、围巾,日日打着‘最后七天,撤店一折’的标语,吸引从天南海北而来的顾客。
“您说的对,可是这种事您们儿女怎么看?”新闻报道不只是需要真实,也需要触动人心的点。
一个好的新闻媒体,一个好的记者,会去思考现实问题,而不是用夸大的标题与剪辑过的言论作为爆点,吸引观众眼球。
“如果您不方便回答也没关系的。”许是怕王阿姨误会自己的目的,记者紧跟着解释道,“我们只是想了解一下您们曾经、现在面对的困难,了解一下现在年轻人对于这些老手艺的看法。”
安霁代表不了年轻人,而对这些老手艺满心唾弃的人也代表不了年轻人。这一点,记者和在场诸位,都清楚得很。
只是,社会的不理解很多时候真的比不上家庭的不理解,就像一开始安霁面对的那样,现实不只是大环境,同样是小家庭,这两者都是一个人离不开的束缚,却也在某个地方,成为一个人最坚强的后盾。
“我孩子倒是不觉得什么好坏,只是小时候觉得说出去没面子,别人家父母都是老师、警察这样的铁饭碗,我们做织工,好像朝不保夕。”
“现在就随着我了……”
王阿姨也好,李伯伯也罢,其实家里的孩子一直觉得织工这个职业不体面,说出去叫人笑话。
“总说家里也不缺钱,叫我退休了,不要再干了。”王阿姨说着,也不免有些心酸。
孩子们是有自己的事业,不愁吃穿,甚至能养活的起自己和老伴了。可是竟没有一个人能理解自己对杭罗的热爱,没人肯继承自己的衣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