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得名。
你看这位考官的诗词文章写得多好,诸位名士大儒都交口称赞。
你再看这位考官的上疏写得多好,忧国忧民,真是好官啊。还得利。
负责集文刊印的缙绅会说,这文集实在是卖得太好了,本地几家书院在买,各县的生员诸生们也在买,以为典范楷模。
书卖得好,自然这润笔费就给得高了。
考官们两袖清风来主考,满袖金风而归。
用这个考验乡试考官,哪位考官经得起这样的考验?
李梁安在公诉文书里,详细地把这些腌臜事一一揭示出来。
主考官甲收了二十五位门生孝敬,出了三本销量火爆的文集。
同考官丙收了十位门生孝敬,出了一本销量不温不火的文集。
但他的字写得好,隆庆元年来南京主持南闱时,上百家东南乡绅们,请他为商铺、桥、祠堂、学堂题字,以彰文采。
这个可是真正的润笔费,非常地润啊!
此外还有考试完后,秦淮河连开数日文会,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
主考官乙回京时,多了一位小妾,是秦淮河一位花魁,与乙先生以文会友,情投意合,于是同与文会的众人,有感两人情比金坚,便凑钱赎出花魁,成就一段佳话。
如此风雅之事,在场的人恨不得一天来一次。
可是在李梁安的公诉文书,毫不客气地揭露,那次赎花魁属于主考官乙临时加价,当时主持这次南闱的名士大儒们非常生气。
谈好的价钱,临时加价,太没公德心了!
要是人人都这样,以后大家还能不能一起愉快地为国抡才?
主考官乙偏偏坚持不让,非要说出了趟公差,突然觉得身边无人,晚上寂寞难耐,彻夜难眠,这签字的手,拿不住笔了。
玛德,起色心就是起色心,用得着说这么文雅吗?
此外大家都知道,你的老恩主徐阶致仕了,现在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你觉得前途未明,抓住机会想多捞一票是一票。
可是乡试正式中试举人名单,需要主考官乙签字用印,报到礼部才能正式生效。九十九跪都过来了,实在不能在最后一哆嗦上卡住。
地方大佬们商议一番,只能同意凑钱赎人的新要求,但是相应地在刊印文集的润笔费上减少了一部分。
凭什么你比其他考官要拿得多?
我们都是读圣贤书的,做事第一要讲公平,第二第三还是要讲公平,不公平如何立规矩,不立规矩如何成方圆?
李梁安的公诉书还没念完,围廊和庭院的秀才诸生们忍不住骂起来。
你自己算算这层层选拔的比例,就知道考一位举人有多难,偏偏还有人徇私舞弊。
只有入了你们名士大儒法眼的,家有“薄产”者,才能中举人,就算这科中不了,下一科轮也轮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共4页